重组成立一年多来,市国资运管公司立足服务莆田市“大国资、大配置”的布局调整,发挥国有资产接收整合平台、处置盘活平台、产融对接平台三大功能作用,探索形成了以资产资源整合为主,贸易、投资、医疗、环卫等延伸业务为辅的“1+N”多元化发展格局,资产总额从1555万元增长到35亿元,营业收入从95万增长到5.3亿元,资产负债率从85%降到16.6%。

一、实施“腾笼换鸟”,有效整合资产。坚持“摸底一批、整合一批、提升一批、盘活一批”,加快资产重组整合盘活。一是快速整合分散资产。迅速梳理市属各类闲置、分散的经营性资产,积极对接市财政局、教育局等相关部门,坚持“一项目一方案”原则,依法依规快速整合莆田学院仙游校区、市教师进修学院、湄洲日报社等21宗资产。二是多元盘活闲置资产。通过修缮出租、统筹过渡办公场所等方式,从闲置资产中“沙里淘金”、挖潜动能,推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累计盘活资产68宗、盘活率74.5%。比如,发挥闲置资产的区位优势,实现市侨联大厦、南门西路套房等低效错配闲置资产及资源的有效流转。三是突破定式扩大资产。全面梳理设施老旧运营成本大、经济收益率低的国有资产,突破固有招租模式,通过公开转让将低效闲置资产变现置换为流动性较强的资金,实现闲置资产价值最大化。比如,采取挂牌拍卖的方式公开转让荔城区镇海街道东大路2宗资产、估值427.3万元;协调税务部门办理后街黄巷团结楼、涵江华侨新村等4宗资产、估值803.3万元相关涉税手续,拟采取补缴土地出让金后进行公开转让。

二、坚持产融结合,提升运营能力。深刻领会莆田市委市政府对公司的功能定位,发挥国资平台优势,加强资本运作,以“产业+金融”方式推动国有资本更好服务全市发展大局。一是服务产业发展。围绕市委“343”重点产业布局,灵活运用战略性股权投资、母基金运作、产业基金投资、资本市场投资等多种方式,推动国有资本在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上加快布局,带动包括民营资本在内的全社会资本共同参与投入,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比如,零对价承接债务3200万元收购爱丁堡友好医院,投资5000万元参与厦门唐毅房地产有限公司开发建设涵江区兴涵水都片区地块二十九项目。二是调节不良资产。发挥市属国企优势和市场动能,从银行不良债权、地方融资平台等方面拓展市场,促进实体不良资产和金融不良资产经营管理业务融合,以1.9亿元完成盛京银行所持有的闽中食品公司债权联合收购工作,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作出贡献。三是发展实体经济。组建云链实业有限公司,涵盖塑料、白砂糖、钢材、农产品贸易业务领域,实现营业收入5.3亿元,带动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共同发展。围绕打通中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融资通道,与企业合作开展商业保理业务,推动普惠金融落地见效,今年来为中小企业新增保理投放9000多万元。

三、落实社会责任,办好为民实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简单追求利润最大化,围绕为民服务建好平台、拓宽渠道,努力使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市人民。一是党建品牌引领。围绕创建新时代“国企先锋”、“党员先锋”两个品牌,配齐选优基层党组织班子,常态化开展理论学习,扎实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比如,在仙游突发聚集性疫情时,第一时间成立先锋队,前往疫情防控封控区枫亭镇溪北村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并捐助超10万元的医疗物资。二是改善人居环境。成立市环境集团,加强环卫设施管理和完善,建立“统一清扫、统一收集、统一转运、统一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模式。比如,在北岸经开区启动莆田市首个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年垃圾处理量近3万吨,整体解决北岸经开区农村环卫事业发展滞后问题。比如,启动全市两轮电动车智能换电柜项目,破解城市电动车治理难题;筹建全市建筑垃圾处置场,年均可解决处理100万吨建筑垃圾回收及资源化利用。三是守护人民健康。旗下爱丁堡友好医院积极承担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工作,日均接种量在1000人次以上;每周末抽调医务人员,前往社区、学校等开展疫苗接种;投资3500万元参股瑞仕潜力少年孤独症医教中心,打造涵盖治疗、康复、培训、健康教育在内的综合一体化平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