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坚定、治愈、坚韧、温暖、三五成群、成长”,是地理信息科学2019级的乔雨亭对自己大学生活的形容词。如今,已上岸至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的她,回忆起考研路上的点点滴滴,仍觉得一切历历在目。
不同于一些同学在就业与考研之间徘徊的情况,乔雨亭表示,自己想要接触更大的世界,拓宽眼界,提升学术能力,所以从一开始就坚定地选择了考研这条路。回忆起选择考研的经历,她的字句间浸透着“轻舟已过万重山”的释然与轻快。考研是一个人的长征,只有坚持,才能抵达岷山。毫无疑问,乔雨亭是勇敢的攀登者,凭借自己的毅力与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成功上岸。
一直到研究生考试前,乔雨亭都认为,备考之路虽然存在大大小小的困难,却不觉得难熬,因为无论遇见多少艰难险阻,总有一些生活给的糖治愈她。结束一天的学习,傍晚操场悠闲散步时,不经意抬头撞入眼的彩虹;只想买一个橙子,却得到老板免费赠送的两个橙子;回寝路上,和朋友一起数天上的星星......一件件小事,本不该长久占据她记忆的匣子,但因为那个特殊的时间节点,都变成了匣子里宝贵的珍珠。
流水触石,方显坚韧。在临近考研之时,疫情大规模爆发了。随着身边感染新冠的朋友越来越多,乔雨亭也变得越发焦虑:出行随身携带酒精,吃饭的时候听见咳嗽声就心慌,恐惧和感染者在一个空间里的接触......最重要的是,感染新冠后高烧会导致头脑不清醒,这对于即将参加考试的考研人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那段时间,除了吃饭,其余时间甚至睡觉都戴着口罩”,焦虑像座大山,压在乔雨亭的头上,让她喘不过气来。一时间,前路存在很多不确定,但唯一坚定的,是她的方向,她的目标——上岸。
所幸在难熬的时光里她不是孤身一人,老师、朋友、恋人、家人是她温暖的后盾。“很感谢我的导师吴小波老师,在我择校,参加夏令营,初试,复试整个考研过程中对我的帮助与鼓励”,乔雨亭的眼神中充满感恩。而吴小波老师被问到对她的印象时,也欣慰地说道:“乔雨亭是一个认真积极的学生,性格也很活泼开朗,遇见困难总是虚心请教,不放弃,我相信她的未来一定会有很好的发展”。“相互陪伴,顶峰相见”这是乔雨亭的男友与她的关系最好的写照。“在备考期间,他总是耐心为我解答问题,一路走来,我觉得很幸运,共同努力上岸比一个人孤军奋战要好太多。”考研路上他们相互鼓励,最终一起上岸至中科院。
三五成群时,拂过面颊的风都是自由的。“具有活力,非常热心,像小太阳一样向周围的朋友们传递善意”,这是乔雨亭的同班同学对她的评价。性格的养成与经历密不可分,轮滑就是她的经历中鲜活的一环。“小时候只觉得轮滑很酷,认识到更多热爱轮滑的朋友后,我逐渐体会到,轮滑不仅仅是一项强身健体的运动,更是梦想、是热爱、是青春难忘的记忆。”大学四年,乔雨亭常常参加各个学校的轮滑活动,在此过程中,她接触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性格也变得越来越开朗。在后来的考研路上,她冷静的心态与开朗的性格也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帮助她一直按自己的节奏稳打稳扎,直到成功上岸。
如果说学习使人明智,轮滑使人强身,那么实践则使人正心,让人成长。大学四年,乔雨亭几乎参加了每一年的寒暑假实践活动,并多次获得“先进个人”,“优秀志愿者”称号。让她印象最深刻的,是20年的暑期“三下乡”志愿实践活动。山区教育资源相对落后,学生中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乔雨婷在手工课上教小朋友们折灯笼以及参与课后家访。授课过程中,乔雨亭的一举一动都牵扯着小朋友们的目光。期盼与惊喜的目光一道道落在她身上,也落进了她的心里,引起深深触动。
“实践即接触社会,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在实践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远比理论知识的学习大很多,而且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更优秀的人,更努力的人,会让我更加清楚的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奋斗。”
坚定的目标从不使方向迷失,治愈的生活琐碎抚平心底的焦躁,坚韧的心无惧任何风霜,身边人的陪伴是温暖的后盾,坚持热爱锻造自由松弛的心态,投身实践打磨自己的心性,这一路,乔雨亭走的每一步都算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对于未来的发展,乔雨亭表示,希望自己能脚踏实地地往前走,一步一步走得更远,站得更高,看到更美的世界。